草业学院劲草论坛2025年第二期圆满举行

发布者:草业学院发布时间:2025-03-13浏览次数:11

202531218时,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主办的“劲草论坛”2025年第二期学术报告会在农科楼一楼草业会议室圆满落幕。本次论坛邀请学院隋晓青副教授(博士)和研究生吉尔尔格作专题学术报告,吸引了多名师生、科研人员及行业从业者参与,现场学术氛围热烈,交流互动活跃。

隋晓青副教授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牧草种子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为题,系统阐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现代牧草产业中的关键作用。她从牧草种子生产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团队多年研究成果,详细解析了赤霉素、乙烯利等不同种类调节剂对紫花苜蓿、苏丹草等常见牧草品种的种子产量、发芽率及抗逆性的调控机制。

报告中,隋晓青副教授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展示了调节剂施用浓度、时期与方法的优化方案。例如,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低浓度赤霉素处理可提升使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同时显著增强幼苗耐旱性。她还特别指出,调节剂与田间管理技术的协同应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并呼吁行业关注调节剂生态安全性评估,以实现“高产高效与绿色环保”的双重目标。与会师生对报告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现场提问涉及调节剂在盐碱地牧草种植中的潜在应用、商业化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等,隋晓青副教授逐一解答,并分享了团队在新疆本地牧草种质资源开发中的实践经验。

研究生吉尔尔格在题为《施氮水平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无芒雀麦养分吸收及种子产量构成的影响》的报告中,展示了其团队在草-菌互作领域的最新突破。研究以新疆地区广泛种植的优质牧草无芒雀麦为对象,通过设置不同施氮梯度,结合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实验,揭示了丛枝菌根真菌对植株氮磷吸收、光合效率及种子产量构成的动态影响规律。

吉尔尔格通过图表直观呈现了实验数据:在低氮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显著促进无芒雀麦根系氮素吸收效率;而在高氮环境中,丛枝菌根真菌的促生效应减弱,表明合理控氮是实现菌根-植物高效互作的关键。这一发现为减少化学氮肥依赖、发展低碳草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劲草论坛”系列学术活动自创办以来,已成为校内外草业科研交流的重要窗口。本期报告不仅深化了师生对草业科技前沿的认知,也为区域草牧业提质增效与生态保护贡献了智慧力量。欢迎广大师生持续关注并参与后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