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与民丰县人民政府签署的《框架科技服务合作协议》,加快推进“新疆昆仑山地垂直分布带草原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进程,2025年3月1日,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院长颜安教授,陈爱萍副教授、谢开云副教授、万江春副教授等专家团队,赴和田地区民丰县开展芦苇资源开发与利用专项调研,为区域生态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调研团队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民丰县施工现场,充分了解和讨论了利用当地植物资源进行防沙治沙的技术模式,以及未来芦苇资源的需求潜力。颜安院长指出:下一步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建成,可为干旱区防沙治沙、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提供数据支撑,助力新疆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
随后在民丰县委书记主海峰的陪同下,调研团队实地踏勘了芦苇资源核心分布区,系统评估了芦苇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潜力。在调研中,主海峰书记强调:民丰县分布有大面积的不同类型的芦苇资源,希望能借助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的技术力量,充分挖掘芦苇资源在防沙治沙、饲料加工、药用价值、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的生态和经济潜力。
颜安院长表示:芦苇不仅可以作为生态草,在防沙治沙“锁边”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作为饲草料资源,在畜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学院下一步将组织团队,重点通过研发应用水肥耦合技术提升芦苇草的产量和效益,通过补播豆科牧草开发多元化饲料产品,以及开展不同类型芦苇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助力农民致富增收贡献农大智慧。
此次调研推动了校地科技深入合作,标志着校地合作进入技术落地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