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科学系于2024年9月在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领导的统一部署下正式成立。作为草业领域的中流砥柱,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其前身可追溯至 1952 年建校初期的 “牧草栽培课程组”,历经多年的发展与沉淀,通过整合原草产业系与草地资源与生态系,现已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的卓越教学科研单位。
草业科学系现有教职工 21 人,均具备博士学位。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7人,讲师8人。此外,教师队伍中博士研究生导师达 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18人。本系现有国家牧草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教学名师1人,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1人,国家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人,自治区优质饲草产业技术体系领衔专家1人,自治区天山英才2人,天池博士4人,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1人。
教学方面,本系教师主要面向饲草栽培、草产品加工、草地生态、草地资源、草地管理,主要服务草业科学本科专业。本系 21 名教师肩负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教学重任,将 21 门本科课程精细划分为 9 个课题组。面向本科生主要开设课程牧草及饲料作物生产学、草类植物种子学、牧草及饲料加工与贮藏学、家畜饲养学、草地植物资源及其利用、草地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普通生态学、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草地培育学、草地学、3S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草地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草原保护(病虫鼠)、科技论文写作、专业英语等基础与专业课程,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培养其综合素养;面向硕士主要开设草地资源类型学、草地生态学原理、牧草及饲料作物生产学、牧草及饲料加工与贮藏学、家畜饲养学、草业科学研究方法、放牧管理学、草地信息技术等课程,注重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深度;面向博士生,主要开设草地资源学、草业科学研究方法、草地农业系统学、草地生态学研究进展、放牧管理学、牧草及饲料作物生产研究进展等前沿课程,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勇攀学术高峰。
在科研领域,草业科学系聚焦多个关键方向。在牧草栽培和饲草料加工利用方面,开展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饲草料加工工艺创新,提高饲草品质和利用率;针对草地资源调查监测与修复,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实时掌握草地资源动态,开展草地资源调查监测、草地资源生态变化、草地资源修复、野生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等生态修复研究,促进草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科研成果丰硕,建立苜蓿节水灌溉示范田 5000 亩,推广实用技术 20 余项,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培训技术骨干和农牧民8 万余人次,提升了基层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近 5 年,主持各类科研项目 60 余项,聚焦新疆产业集群中关键问题,涵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部级项目以及企业合作项目等;发表论文 150 余篇,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撰写著作 8 部,总结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 5 项,软件著作权 10余 项,实现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展望未来,草业科学系将充分发挥合并后的资源整合优势,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深化科研创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我国草业科学发展迈向新高度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