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山以北地区“三生空间”时空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取得进展

发布者:草业学院发布时间:2023-10-23浏览次数:209

国内外学者针对“三生空间”开展了较多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讨论。首先,天山以北地区作为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为追求经济效益生产空间超限制扩张已打破原有的“三生空间”形态,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其面临严峻的水土资源矛盾,从而制约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现针对有关此类研究的关注还较少;其次,部分研究刻画了“三生空间”转型生态环境效应的演变特征,但缺乏分异机制的探讨。

新疆农业大学汪洋老师团队以天山以北地区为研究对象,从网格单元尺度分析了“三生空间”转型过程及其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机制,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干旱区微观尺度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生态环境改善和国土空间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价值。对研究区来说,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主要是由林草水生态空间、农业生产用地与其他未利用地之间相互转换造成的。就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影响因素而言,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相互作用共同驱动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从而使生态环境质量发生改变。该研究分析了“三生空间”演化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联关系,识别生态环境质量演化的活跃区,并揭示其空间分异机制,很大程度上可以为天山以北地区甚至西北干旱区国土空间的有序开发、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生态风险的有效管控提供理论依据,丰富相关理论成果。

1. 2000-2020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

2. 交互探测器结果

文章信息:Wang Y, Wang Y, Xu W, Sheng Z, Zhu Zand Tang H. Eco-environmental effect and driving factors of changing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 in northern Xinjiang, China.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22)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3389/fevo.2023.124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