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者: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18-05-15浏览次数:374

一、基本概况

课程名称: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

课程代码:234010033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学分:50/3.0(其中理论50学时,实验0学时)

需预修课程:普通生态学

适用专业:适用生态学学科的本科教学

课程简介

恢复生态学是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主要致力于在自然灾变和人类活动压力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在加强生态系统建设和优化管理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课程为生态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内容涵盖恢复生态学的概念、国内外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及恢复生态学理论体系、生态系统的退化类型和机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原则、方法及评价以及退化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农田生态系统、退化水体(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必须了解生态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需要先修的课程有《普通生态学》等,后续课程为相关专业课程。

二、教学目标

1.理论、知识目标:使学生对恢复生态学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恢复有一个总体的掌握,了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恢复生态学的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与恢复生态学的关系,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管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能力目标:着重掌握不同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了解生态恢复的原则和目标,能初步进行生态恢复的合理性评价。
3.
达成目标: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科学、生态系统科学和应用生态学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生态学素养为总目标。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讲课4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 恢复生态学的涵义;

  2. 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内容(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3. 恢复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初步掌握生态恢复与恢复生态学的定义,了解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简史,理解恢复生态学作为未来希望的本质。

    本章重点、难点: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第二章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讲课6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4. 干扰理论:干扰定义,人为干扰的主要形式,中度干扰假说;

  5. 演替理论:演替的定义及表征,群落形成的过程,控制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演替的基本类型,演替系列,演替进展与逆行,演替顶极及其基本理论。

    教学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恢复生态学的干扰理论和演替理论,这为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及支撑。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干扰定义,演替定义,演替的基本类型,演替顶极及其基本理论;

    难点:演替进展与逆行

    第三章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讲课8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6. 核心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自生原理和循环再生原理;

  7. 生物学原理:边缘效应原理、种间关系原理、生态位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8. 生物-生境原理:生物-生境原理和物种耐性原理;

  9. 综合性原理:自然控制论和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教学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恢复生态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掌握恢复生态学的核心原理、生物学原理、生物-生境原理和综合性原理,明确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自身的理论体系。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恢复生态学的核心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自生原理和循环再生原理);

    难点:边缘效应原理和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第四章退化生态系统及恢复(讲课8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0. 生态退化:退化生态系统的定义,退化生态系统形成原因,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的现状;

  11. 生态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方式,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基本目标,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恢复与重建的一般操作程序,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指针体系,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标准。

    教学要求:

  1. 了解退化生态系统和健康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生态系统退化的机制和过程,了解我国脆弱生态系统的分布和特征;

  2. 了解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目标、原则和程序,掌握生态恢复的基本方法和评价标准。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退化生态系统的定义,退化生态系统形成原因,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方式和基本目标,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

    难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标准。

    第五章天然植被恢复误区分析(讲课4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3. 天然植被具有重要的价值;

  4. “绿色沙漠”的概念;

  5. 植被恢复的七大误区:大量使用外来物种,忽略了健康生态系统要求的异质性,忽略了物种之间的生态交互作用,忽略了农业区的植被恢复,覆盖率常被用作唯一的评估标准,对当地濒危物种的需要缺乏考虑,城市绿化忽略了植被的生态功能。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初步掌握植被恢复的本质,了解植被恢复的各种误区的具体表现,理解当今植被恢复存在的众多问题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地进行植被恢复。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绿色沙漠”的概念,植被恢复的七大误区;

    难点:植被恢复的七大误区。

  1. 植被恢复的生态学原则(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2. 植被的生态完整性;

  3. 植被的异质性(或称多样性);

  4. 物种间的生态交互性;

  5. 植被的自然性;

  6. 植被的连通性;

  7. 生态系统的排外性;

  8. 评估的全面性和适应性。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初步掌握植被恢复的基本原则,了解各项恢复的基本原则表现,理解保证植被恢复成功的种种限制与成功植被恢复的基本要求。

    本章重点、难点:植被恢复的生态学原则。

  1. 天然植被恢复技术(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2. 自然恢复;

  3. 生态恢复:物种框架方法和最大多样性方法;

  4. 恢复地点的准备工作;

  5. 种子采集和种苗培育;

  6. 种植和抚育;

  7. 加强利用自然力;

  8. 控制杂草。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初步掌握天然恢复技术的规程,了解天然植被恢复技术的的具体操作过程,理解天然恢复技术对天然恢复的重要基础作用。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生态恢复的两种方法;

    难点:天然植被恢复技术的的具体操作过程。

  1. 免灌植被及其恢复(讲课8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2. 免灌植被及其定义;

  3. 免灌植被恢复措施。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初步掌握免灌植被及其定义,了解免灌植被退化原因,理解免灌植被恢复措施免灌植被恢复的重要作用。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免灌植被及其定义,免灌植被恢复措施;

    难点:免灌植被恢复措施

  1. 几种典型生态系统的恢复(讲课6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2. 草原生态系统恢复:草地退化的指标,综合治理退化草地的措施;

  3. 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湿地的概念、类型与分布,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退化的成因,退化湿地的恢复。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湿地的类型、分布和退化成因及草地退化指标,熟悉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掌握退化湿地恢复的主要技术和综合治理退化草地的措施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综合治理退化草地的措施,湿地的类型、分布和退化成因;

    难点: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1.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与方向(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2. 生态系统概论;

  3. 生态系统健康概述;

  4. 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的原因;

  5.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示物种法和指标体系方法。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初步掌握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和标准,了解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估与预测,生态系统健康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解生态系统健康对生态系统发展的基础作用,并理解生态系统健康现状的出现原因。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的定义,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的原因;

    难点: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两种方法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成绩将由平时成绩(考勤、作业及提问)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笔试占70%、提问和作业占20%、考勤占1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恢复生态学导论》第二版任海、刘庆、李凌浩等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标准书号:ISBN 978-7-03-020565-0

参考书目:

  1. 《生态学概论》第二版,唐凑贵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标准书号:ISBN 7-04-019903-3

  2. 《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研究》,陈灵芝、陈伟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标准书号:ISBN 7-5046-2163-3

  3. 《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余作岳,彭少麟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年,标准书号:ISBN 7-5359-1840-9